您好,歡迎訪問安岳縣人民醫(yī)院,今天是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

急救電話:028-24500120

掃一掃,掛號、繳費不排隊

抗艾滋病病毒(HIV)藥物一般有哪些不良反應?

2025-06-19 113 來源: 安岳縣人民醫(yī)院 艾治管辦 肖信平

  

  俗話說是藥都有三分毒,當然抗HIV的藥物也不例外,跟其他藥物一樣,抗HIV的藥物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應,包括短期不良反應和長期不良反應,或多或少、或輕或重,因人而異。

  抗HIV藥物的不良反應

  1.消化系統(tǒng)的不良反應

  惡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等常出現(xiàn)在治療的前2個月內,但這些情況大多不嚴重,及時咨詢、就診,予以止吐、止瀉等對癥治療以后可以緩解。但如果干預后仍無緩解,癥狀還持續(xù)加重或超過2周,則需要到指定醫(yī)院進行評估和治療。

  2. 皮疹

  許多抗HIV藥物可引起皮疹,即皮膚出現(xiàn)紅斑、瘙癢、丘疹,甚至出現(xiàn)水皰、潰瘍、壞疽、剝脫性皮炎等。以非核苷酸類藥物最明顯,一般發(fā)生在治療前3個月。

  3.骨髓抑制

  骨髓抑制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,導致血液中的白細胞、紅細胞、血小板減少,從而引起貧血、出血、抵抗力下降等,常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前4個月內出現(xiàn)。

  4.肝毒性

  一般在抗HIV治療前1~3個月內出現(xiàn)肝功能指標異常、皮膚及眼睛變黃、皮膚瘀點瘀斑、鼻黏膜/牙齦出血、精神/行為異常等癥狀。

  5. 腎臟損害

  腎臟損害可以發(fā)生于治療的整個過程,主要表現(xiàn)為蛋白尿、尿糖和低磷血癥,伴有或不伴有GFR降低。

file0003.gif

  6.骨密度下降

  使用抗病毒藥物后可能會出現(xiàn)骨密度下降,但是過程相對緩慢。酗酒、高血壓、甾體類激素、外傷、慢性胰腺炎HIV感染者更容易發(fā)生。

  7.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不良反應

  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不良反應表現(xiàn)為不同程度的頭痛、頭暈、失眠/嗜睡、多夢、情緒異常、注意力不集中等。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不良反應多發(fā)生在服藥后2~4周,通常4周后消失或減輕,空腹、睡前服藥可以減輕癥狀。

  8.周圍神經病變

  常見的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有:乏力/無力、刺痛、麻木、手臂和腿部感覺喪失、足部或手部有燒灼感等。通常出現(xiàn)在開始治療3個月以后。

  出現(xiàn)了藥物不良反應,不要害怕,也千萬不要擅自停藥或隨意減量,應及時就醫(yī)咨詢專業(yè)人員,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。

file0004.jpeg

  安岳縣人民醫(yī)院特殊病種門診電話:028-24501303

  安岳縣艾滋病治療管理辦公室電話:028-24509558


急診電話:028-24500120

門診咨詢:028-24501714

體檢咨詢:028-24503015

醫(yī)保咨詢:028-24501744

投訴電話:028-24501978

院辦公室:028-24501796

本網站已經支持IPV6      郵編:642350

醫(yī)院地址:安岳縣岳陽鎮(zhèn)外南街68號

版權所有:安岳縣人民醫(yī)院

技術支持:明騰網絡

ICP備案:蜀ICP備15016381號-1

公安備案公安備案號:51202102000021

官方微信二維碼